时间:2022-05-16

5月14日至15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组建专家服务队,深入和田地区墨玉县加汗巴格乡墩阿热希村,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科技服务下基层活动,通过宣讲、培训、科普、党建等系列活动,将科技服务“打包”送上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让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村里的‘颜值’一年比一年高,下土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村会议室中,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加汗巴格乡的乡干部、村第一书记以及村“两委”班子干部宣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专家的讲课特别接地气,一听就懂,以后我们要带领村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从身边的农业生产、庭院经济、种植养殖等方方面面做起,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建好美丽乡村” 墩阿热希村村委会主任麦麦提敏·图尔荪托合提感慨道。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疆生地所要积极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让大美新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张元明表示。

张元明作报告

不同的战线 相同的目标
  在墩阿热希村村委会会议室中,一场别开生面的支部共建座谈交流会正在进行,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还是科技示范作用,我们支部都在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蹚出一条增收致富路”中科院新疆分院“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总领队、驻村联合党支部书记吉力力·阿不都外力对于做好农村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
  “实施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我们支部将持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做出更多一流成果,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努力造福各族群众,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新疆生地所第三党支部书记张道远说。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第三党支部与中科院新疆分院驻村联合党支部,分别来自科研工作一线和驻村工作一线,围绕助力乡村振兴这一共同的目标,让两个原本“陌生”的党支部,渐渐相识相知,共谋创新之路。

支部共建座谈交流会

家门口的“科技培训大餐”
  加汗巴格村村民阿卜杜萨拉木·喀迪尔家里今年承包了一个农业大棚,如何科学种植管理,提高大棚产量,一直是他的最操心的事儿。
  “大棚里种好西瓜,在幼苗期要特别注意防虫、补光和通风。”为提高村民科学种植水平,中科院新疆生地所高级工程师王平来到村里,对大棚种植管理进行现场指导“把脉”,一边耐心讲解,一边给村民示范。
  作为和田墨玉县乡村振兴技能培训的项目负责人,王平已经连续8年在南疆农村开展科研和培训工作。他常说“做科研最重要的是接地气,能够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也很有成就感。”
  “科学家亲自示范,现场来教,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我的大棚就得这样来种。”最操心的事儿有了着落,阿卜杜萨拉木·喀迪尔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王平开展设施农业现场培训

点亮孩子眼里的那道光
  与往日不同,周日一大早,阿米拉·加帕尔早早的来到了村委会,她听说今天将有中科院的博士来村里,给大家讲科学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植物妈妈怎么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吗?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孩子们就纷纷出发”康晓珊博士带领学生做了手工折纸,模拟风力运送植物种子的过程。

康晓珊给孩子们作科普报告
  在新疆生地所举行的捐赠现场,阿米拉领回了一大堆学习用品,她爱惜的捧着这些“宝贝”,眼神坚定地说:“将来,我也要考大学,像博士姐姐一样,把知识带回村里”。
  民进新疆区委会主委,新疆生地所所务委员包安明表示:“后续,我们要针对南疆乡村教师开展科技文化培训,扩展教师的科学视野,丰富教师的科学知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探索符合乡村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新机制。”
  近年来,新疆生地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根据南疆典型绿洲经济特点,围绕发展设施农业、庭院经济,精准化、订单式到村开展科技培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

新疆生地所捐赠学习用品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