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2

  自1961年成立至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已经走过整整60周年。老一辈筚路蓝缕,开辟了辉煌的事业;新生代奋发有为,成长为中流砥柱。不同的是时代和条件,不变的是初心与传承。2021年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60周年座谈会举行。

  会议指出,六十年前,生地所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科学报国、科技戍边的崇高理想,积极投身于开发和建设新疆的伟大实践,留下了“扎根边疆,艰苦奋斗,为各族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多年来,研究所坚持在新疆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深耕研究,围绕自然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和试验示范,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为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干旱区生态与环境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谱写了科技兴疆的绚丽篇章。

  六十年来,新疆生地所取得各类成果奖励383项,包括联合国奖3项,国家奖35项,省部级一等奖58项;培养出大批高级科技人才,20多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了数以千计博士、硕士,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大量科研项目直接支持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稳定,科研成果有效助力了新疆的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有的还代表中国走出国门、服务于中亚及非洲等区域的科研需要,服务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需求,从科技层面助力“让世界认识新疆,让新疆走向世界”的愿景。

  六十载岁月峥嵘,新疆生地所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的科技人才队伍。建所初期,研究所129名科技人员中仅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名,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2名,其余为业务辅助人员;截至2020年底,研究所共有科技人员306人、科技支撑人员82人。其中,研究所地质成矿学术带头人肖文交于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万人计划”4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85人,占科技人员的54.67%。同时,新疆生地所也是新疆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环境学等学科领域硕博士培养的摇篮,目前在读研究生437人(含留学生51人)。这不仅为研究所跨越式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也为新疆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提出,未来,研究所将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发展定位,聚焦干旱区科学研究,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布局,确定发展目标和突破方向,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切实集聚优势力量与资源做强长板,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

  会上,研究所向在所工作50年以上的职工代表颁发纪念章,表达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敬意,激励青年一代科研人员传承生地精神,在新征程上不忘初心、奋发前行。

  中科院新疆分院、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中科院新疆天文台等单位领导到会祝贺, 国际亚博88app的合作伙伴通过视频方式为研究所送上了祝福,新疆生地所老领导、老科学家代表,研究所在职职工、研究生代表等出席会议。

新疆生地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董云社主持会议 

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致辞 

中科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陈曦致辞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潘世烈致辞 

新疆天文台台长王娜致辞 

老科学家代表刘铭庭致辞 

合影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