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赴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阜康站)调研荒漠区盐碱土吸收二氧化碳研究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于欢,自治区科技厅厅长、中科院新疆分院院长张小雷,中科院新疆分院党组书记牟振江,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等相关厅局以及昌吉州部分领导陪同调研.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陈曦研究员围绕阜康站的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和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说阜康站从博格达峰到沙漠边缘直线距离仅80公里的范围内,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植被垂直带,包括高山冰雪带―高山、亚高山草甸带―中山森林带―低山草原带―荒漠带及沙漠,其研究区域在世界干旱区中占据重要地位。唐立松研究员、张弛研究员分别就荒漠地区发现碳汇研究工作以及亚欧内陆干旱区有机碳储量研究工作做了详细汇报。艾尔肯·吐尼亚孜一行还进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考察科研设施以及荒漠生态系统,张元明研究员介绍了生物结皮以及短命植物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稳定中的生态意义。
据了解,沙漠地区植被稀疏、土壤贫瘠,长期以来被认为不可能形成碳汇,因而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一直被忽略。直到几年前,中美两国科学家几乎同时发现,沙漠或荒漠区有的二氧化碳进入地表,很可能是一个很大的碳汇。这些发现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也引来了国际碳循环权威的强烈质疑:荒漠中贫瘠土壤、稀疏的植物不可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
新疆生地所李彦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经过长达10年的探索,最终找到了答案:沙漠地区二氧化碳进入地表后,没有存在土壤中,也没存在植物中,而是储存在了深藏地下的咸水层。盐碱土改良、盐渍化控制过程中,盐碱水溶解、携带大量co2进入地下咸水层,形成碳汇。初步估计,荒漠地下咸水碳库的全球总量高达万亿吨,是全球陆地上除植物、土壤之外的第三个活动碳库。以这种方式,全球干旱区每年大约有两亿吨碳进入沙漠下的咸水层。
相关成果于2015年7月底正式发表于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权威杂志《地球物理研究快报》【li, y., y.-g. wang, r. a. houghton, and l.-s. tang (2015), hidden carbon sink beneath desert, geophys. res. lett., 42, 5880–5887, doi:10.1002/2015gl064222.】之后,引起国际国内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媒体、南华早报等海外华人媒体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美国《科学》杂志、合众国际社、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也进行了深度报道;澳大利亚《新科学家》杂志、欧洲的贝林时报乃至孟加拉国的每日星报都进行了报道。文章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被精选,上线以来下载量、阅读量在整个杂志排名一直处于第一、第二的位置。
艾尔肯·吐尼亚孜说,阜康站建站以来,为新疆科研事业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刚刚听取了两位青年科学家就碳汇问题的介绍,既震撼又振奋。自治区领导始终高度重视这一项目,希望大家继续加大研究力度,用扎实的科研成果打消国际权威的质疑,为实现碳交易提供技术支撑。艾尔肯·吐尼亚孜同时勉励大家要做好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艾尔肯·吐尼亚孜考察科研实施和荒漠生态系统
陈曦所长介绍阜康站基本情况
唐立松研究员介绍碳汇研究工作
张元明研究员介绍生物结皮的结构和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