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实验室,门口几十份白色布袋装裹着的土壤样本引人注意,嗡嗡作响的电热恒温水浴锅里放置着被装进容器的土壤样本,正在测量样本含水参数。身着实验服的杨帆端详着仪器外表跳动的数值,在笔记本上一一记录着。
1月19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杨帆在查看采集到的土壤样本。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摄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就对土壤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新疆辽阔的土地,为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推动实践的应用性研究打开了新天地。”杨帆说。
2022年从西安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导师的一个建议,让这个陕西小伙儿再次沉下心来思考起了自己的未来。
读博期间,杨帆主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处理方向的研究,虽然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但他明白,科研做到了一定程度后会遇到瓶颈期,只有让科研工作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升华,才能突破瓶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彼时,他的师兄裴亮,看到了在新疆从事水土环境治理、面源污染防治的巨大发展空间,被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打动,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入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当年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并成功申报自治区“天池英才”引进计划青年博士项目。
“你师兄那里正缺人,在新疆可能会发展得更好,去看看吧!”揣着导师的一席话,他回到了在宝鸡的家中。
“去新疆?好呀!那里的西瓜可大可甜了,人也很热情!”早年间在新疆工作时留下的良好印象,让父亲对杨帆的选择举双手赞成。
至今,杨帆还清楚地记得飞机落地那天的场景。
“天空蓝蓝的,没有一丝云。从酒店去单位的路上,我坐在路边的木椅上,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太舒服了!”杨帆说。
工作后,杨帆真切地体会到了父亲口中新疆人的热情。
1月19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实验室内,杨帆和助手在工作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摄
杨帆所在的团队一共9人,平均年龄35岁左右。这支年轻的团队不仅能吃苦、能战斗,成员之间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非常团结。
“虽然我们每个人具体研究方向不同,但只要你的研究需要支援,从事其他领域研究的同事都会知无不言,倾囊相授。”杨帆说,作为合作导师,裴亮研究员将自己在水土环境治理、固废资源化、面源污染防控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有时候他提出一个问题,不论多忙多晚,微信中都能收到裴亮发来的数十条语音解答。
随着科研工作与新疆实际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杨帆对新疆的认识和了解也在不断加深。
第一次参与国家土壤普查,他见识了巴音布鲁克草原肥美的草场,一号冰川的绝美冰峰,翻越达坂时的激动心情,久久盘亘在心间。
5月下种,9月收割,参与团队在和田地区的一个农田改良项目时,杨帆因为农民的一句话,深切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巨大价值。
“没想到你们这些搞科研的比我这个老农民还会种地,玉米亩产比我多几十公斤,什么是科学种田,我是体会到了。”朴朴实实的一句话,至今还时不时回响在杨帆耳边。
申报成功自治区青年科学基金、自治区“天池英才”引进计划青年博士项目;作为负责人主持了新疆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参与申报并以第六完成人获得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三农金桥奖二等奖;参与了国家土壤普查项目的任务实施、参加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得益于团队良好的科研合作氛围,得益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科技成果转化、薪酬激励等方面灵活的配套措施,杨帆迅速成长起来,也融入了新疆这片热土。
“哪里的大盘鸡最好吃?谁家的丁丁炒面最有特色?问我就知道啦!”杨帆笑着说,到了节假日,团队里的年轻人会结伴出游,欣赏了新疆的美景,品尝了新疆的美食,那些泡在实验室的日子也没那么枯燥了。
目前,杨帆和团队正在进行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制作环境功能材料,用于水处理和土壤修复的研究。远在西安的师弟师妹们,不时打电话问候他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有的还向他咨询在新疆的就业前景。
每当这时,杨帆总是说:“来吧,来新疆,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