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22

  按照输水方案,从今年1月开始,数以亿方计的水量从博斯腾湖输入孔雀河,这将使孔雀河下游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曾经,孔雀河因河道断流,干涸的河道超过600 公里,以胡杨林为主的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因此而严重衰败。通过多年治理,如今,孔雀河地下水水位由之前10米到15米,抬升到4米到10米。曾经因缺水而死亡的植被,正慢慢开始复苏,重新焕发生机……
  这是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开展水资源利用,改善新疆荒漠和绿洲生态系统的一个缩影。
  2011年4月,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为依托,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开建,是新疆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建设之日起,该实验室确定了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需要,以水资源为主线,荒漠与绿洲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保育,绿洲生态过程与可持续性的研究。
  据实验室主任陈亚宁介绍,新疆南部地区属于温带荒漠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沙漠两大沙漠遥相呼应,降水稀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境内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是阻隔两大沙漠合拢的天然生态屏障,但这两条河流因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以及流域周边环境遭破坏,致使下游区域常年断流,生态环境恶劣,严重遏制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验室建设初期,就针对南疆这一问题,采取区域监测、田间试验与系统模拟的方法,把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纳入水利程规划和生态建设中。
  山区水库—平原水库联合调节、绿洲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开发、膜下滴灌立体种植模式,以及下游生态恢复与洪水(融雪水)沙漠造林生物固碳,荒漠与绿洲生态实验室紧紧围绕“水”字做文章,从技术和方法上丰富了区域适应减缓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干旱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适应气候变化,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提供了支撑。
  随着工作的推进,塔里木河断流了40年的干涸河道,如今400公里河道恢复水流;曾经枯死的胡杨林,如今郁郁葱葱;曾经地表自然植被仅有十几种,如今有 40 多种植被;依塔河下游新建的第二师30团场,让曾经被沙漠逼走10年的团场职工回到了家;而罗布人村寨也因为塔河下游的治理和生态恢复,曾经消失的天鹅、鹅喉羚等野生动物,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吸引大批游客流连忘返,罗布人村寨如今已成为4a级景区……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生态系统“锁”住了沙漠的蔓延,给绿洲带来了盎然生机。
  该实验室围绕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生态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与探索,其成果已在天山南北得到广泛利用,为我区生态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技术支撑。成熟的研究成果已向中亚地区和地中海地区推广。
  陈亚宁告诉记者,未来,实验室将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和资源,强化中亚荒漠区研究的同时,积极联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扩大研究领域,提升中国荒漠治理在国际上的科技影响力。(新疆科技报记者郎花)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