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储量变化可作为气候变化对陆地水资源影响的一个指示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团队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地下水位观测数据以及气候数据,研究分析了过去十年间中亚水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储量变化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中亚水储量变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同时不同区域的主导因子不一样。中亚北部水储量变化为(-3.68 mm/a),源于降水减少,蒸发增加,导致土壤水分减少,从而导致该区域水储量呈减少趋势。天山山区由于气温上升,加速了该区域的冰川退缩和积雪消融,导致固态水体减少,从而引起天山山区水储量的减少(-3.6 mm/a)。中亚西部的咸海流域水储量减少幅度最大(-10.68 mm/a),咸海流域是中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分布区,特别是上个世纪中期以来,耕地面积增加迅速,导致入湖流量减少和地下水过度开发,从而引起该区域的水储量急剧下降。同样,塔里木盆地北部,主要是天山南坡,为绿洲的主要分布区,绿洲农业发达,因耕地规模扩大,导致河道断流和地下水过度开发,引起该区域的水储量的减少(-0.82 mm/a)。近些年来,因实施生态输水工程,塔里木盆地的地下水位有所抬升,因此塔里木盆地北部相对于其他与区域水储量减少的速率要小一些。
该研究较为详细的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亚的水储量变化的影响。并以influences of recent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waterstorage variations in central asia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hydr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