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9-22

9月20日,受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新疆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在乌鲁木齐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担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亚沙拐枣属植物研究及种质资源保护平台建设”验收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有关材料、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质询和充分讨论,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据项目负责人潘伯荣研究员介绍,“沙拐枣属植物研究与种质资源保护平台建设”希望通过广泛引种收集沙拐枣属植物,分类研究,最终建立植物标本、引种活植物的数据库。以实物库、数据库和信息网络为依托,形成沙拐枣属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同步进行的平台体系,为中亚地区科学家及科技工作者、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从事相关科技活动提供服务。同时,该项研究对干旱荒漠植物区系的形成与演变、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针对沙拐枣属植物的分类、生殖、系统进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对《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沙拐枣属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为沙拐枣属种间不存在自然杂交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沙拐枣植物的子叶进行了解剖观察,为研究荒漠c3和c4植物提供了新的证据。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组在中科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建成了第一个以国内外野外居群为单元、不同个体植物为定植单位的“沙拐枣植物田间种质资源圃”和沙拐枣属植物的科技信息平台。

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育方面,项目组基本收集齐了国内的24种沙拐枣属植物,并且通过本项目引种了乌兹别克斯坦沙拐枣属植物10余种,进一步丰富了“沙拐枣植物田间种质资源圃”的种质资源和信息库资源。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项目组申报的“沙拐枣种质资源圃管理信息系统v1.0软件”获国家亚博电竞网站的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为田间种植资源圃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建成了“沙拐枣属植物科技信息平台”网页,以及一系列包括照片库、腊叶标本库、果实标本库、国内外文献库、物候观测记录库、野外考察记录库6个数据库。不仅为建设世界沙拐枣研究中心提供了科技储备,也为其它荒漠植物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借鉴。
沙拐枣植物田间种质资源圃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