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04

  11724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雷加强带领对非合作团队一行9人赴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交流考察,开展实施《东非典型地区荒漠化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该项目主要针对东非草场退化问题,围绕牧草引种、筛选及扩繁、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和低海拔区牧场可持续管理,开展退化牧场调查与监测、国内外草场恢复技术集成与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形成适宜东非低海拔区牧场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建成示范区,为东非低海拔地区草场恢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在埃塞俄比亚,新疆生地所与奥罗米亚州牧区发展委员会科研人员联合开展了borana区灌木入侵、草场质量及植物分布等状况的考查。双方共同完成了不同灌木入侵区主要植物物种收集、标本整理以及牧草调查。对三个试验示范区(引种繁育示范区,水土保持积水造林示范区,封育与轮牧试验区)开展了调查取样。共调查灌木样方24个,牧草样方60个,采集土壤样品160余份,植物标本60份。期间,奥罗米亚州副州长zilalem出席了双方研讨会,听取了项目执行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他对项目工作组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双方进一步开展密切的合作,把成熟的技术应用于奥罗米亚州低海拔区牧场。 

  在肯尼亚,新疆生地所一行6人前往bringo郡,对牧场管理、畜牧业与农业发展及水土保持区建设进行考察,并与bringo郡政府官员召开了研讨会,双方在水资源高效利用、牧场管理技术、水土保持建设及畜牧业发展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是“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东非典型地区荒漠化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主要实施国家。项目组已完成牧草引种基地、水土保持区积水造林试验基地、牧场封育轮牧试验基地建设任务,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果,牧区封育轮牧技术已在低海拔区得到推广应用,受到了奥罗米亚政府关注。 

  此行对非考察的人员还有荒漠环境与生态修复研究室主任徐新文、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站长胡玉昆、荒漠环境与生态修复研究室副主任李生宇、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副站长李丙文、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副主任段士民、王永东博士、王海峰博士、邢媛媛硕士。

  水土保持积水造林试验基地 

  牧草引种基地调查 

  灌木入侵区调查取样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