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4-08-26
《科学通报》报道有重要科学意义的、能产生广泛影响的自然科学热点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强调成果的创新性和文章的可读性。《科学通报》发表的文章都需要通过同行科学家的严格评审,并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为保证报道的及时性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编辑部一贯不遗余力地加快审稿速度,缩短发表周期。
1、《科学通报》对研究成果的要求在《科学通报》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应同时具备以下5个条件:
(1)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
(2)有重要科学背景,或属国际研究热点课题。
(3)有创新(新思路、新方法、新认识、新发现等)。
(4)有重要科学意义,对本领域或/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5)就内容和写作风格而言,对大同行和非同行科学家都有可读性和启发性。
2、《科学通报》对文章写作风格的要求:
文章应逻辑严密、结构简明;尽量避免使用多层标题;文字、图表要简练,在较少的篇幅内提供较大的信息量;论述应深入浅出、表达清楚流畅;专业术语的运用应准确,前后保持一致。
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处,要紧扣主题、新颖,有足够的信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应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题目,最好不用“…的研究”、“…的意义”、“…的发现”、“…的特征”、“…的讨论”等词;回避生僻字、符号公式和缩略语。一般不超过24个汉字英文以两行为宜。不使用副标题。
摘要应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汇、特殊符号和公式。摘要的写作要精心构思,随意从文章中摘出几句或只是重复一遍结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关键词用于对研究内容的检索。因此,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尽可能使用国家名词委员会颁布的主题词,不应随意造词。
引言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言写得好坏关系到文章对读者的吸引力。在引言中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尤其是近2~3年内的研究成果,需引用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扼要交代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引言部分不加小标题。
讨论和结论部分应该由观测和实验结果引申得出,切忌简单地再罗列一遍实验结果。讨论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应明确,实事求是。
致谢部分应先向对本文有帮助的有关人士表示谢意; 然后列出本工作的资助基金来源,并注明项目批准号。
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得当,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未能在论文中引用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主要文献,尤其是近2~3年内的文献,或是主要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献,编辑可能会认为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不多。对文中所引参考文献,作者均应认真阅读过,对文献的作者、题目、发表的刊物、年代、卷号和起止页码等,均应核实无误,并按《科学通报》体例要求的顺序排列。切忌转引二手文献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在论文中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应对文中的论点和数据负责。第一作者应保证每一位作者在投稿前都读过这篇文章,并同意署名。文章的署名在投稿后不可随意更改。
3 怎样投稿
投稿请严格参照《科学通报》征稿简则。《科学通报》编辑部按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分类受理稿件,每一位编辑收稿量很大,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作者在投稿附信中应首先按上述分类选择所属的学科,然后提供更进一步的学科分类。 对交叉学科的稿件,编辑部可改变作者对学科的选择。
为保证审稿过程的顺利进行,投稿时应提供一式3份打印清晰的稿件(包括图件)。投稿时只需提供中文稿。《科学通报》用当期一篇文章的彩色插图或彩色照片设计封面,欢迎投稿时提供彩色封面的建议。用作封面的彩图应画面美观,有明确的科学意义。
《科学通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