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文化,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动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28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第二党支部与新疆地理学会党支部联合开展了 “弘扬科学家精神 喜迎二十大”的主题党日活动。
本次活动以“立体的科学家精神 · 家人眼中的科学家”为主题,采用对知名科学家家属访谈及互动交流的形式,支部党员、“彭加木突击队”队员、新疆地理学会、新疆植物学会、新疆科学探险协会的会员共计90余人,线上线下认真聆听新疆荒漠化防治领域夏训诚、张鹤年、刘铭挺和徐新文等知名科学家精彩纷呈的故事,深入了解他们辉煌科学成就背后鲜为人知的小故事,深刻感受他们热爱祖国、肩负使命、扎根边疆、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担当奉献和事业追求精神,充分领略他们立体多维度的科学家精神风貌。
在访谈中,夏训诚先生妻子—吉启慧老师追忆了上世纪60年代和夏先生一起在莎车县治沙站开展野外工作的艰苦岁月,吃含沙饭、喝涝坝水、睡透风屋、爬风沙路;吉启慧一个人忍着腹痛骑车去医院生完孩子后,夏先生姗姗来迟,却又很快离开去带队野外考察;趁着测量绘图的间隙,赶紧看一下放在沙包上红色襁褓中的女儿是否安好。夏先生经常在家庭需要的重要时刻缺席,而吉启慧只有自己一个人扛,但当她看到风尘仆仆科考回来的夏先生、吃上夏先生亲手烧的热腾腾饭、戴上夏先生野外科考带回来的花、捧着夏先生获得的红彤彤的科技奖励证书时,一切怨言都消失了,更加支持夏先生工作。艰难困苦,相濡以沫,真心相待,锤炼出坚不可摧的夫妻感情,也成就了一段科研伉俪的佳话。
徐新文研究员妻子—赵月娥回忆了与科学家丈夫生活的点滴故事。上世纪80年代,当她与徐新文结婚后,突然发现丈夫大半年都在出差中,最为着急的就是孩子高烧不退时只有自己一人面对,家人生日时丈夫一概缺席,常常满身沙土,好不容易回来却心系野外。但当赵月娥亲自到徐新文长期工作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看到他们住地窝子、洗碱水澡、吃大锅饭,脸颊晒得黑到发亮,走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上,知道他们建成了举世瞩目的绿色走廊时,才明白丈夫在做着一项多么伟大的事业。赵月娥还分享了女儿的小文章,文中洋溢着女儿对父亲深深的爱和满满的自豪。
在张晓莉(张鹤年先生之女)和刘渠华(刘铭庭研究员之女)的印象中,父亲总是非常忙碌,小时候常常见不到父亲,特别羡慕别的孩子可以经常有父亲的陪伴。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才知道父亲在做着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也为父亲勤恳工作和正直担当的精神所感染,更加理解和爱戴父亲,也追随他们的脚步参加到荒漠化防治的事业中。
特别邀请到现场的徐新文研究员保持着科学家一贯的谦虚,他感谢家人的长期理解和默默奉献,也感谢长期一起奋战同事们的鼎力支持,鼓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书写人生精彩华章。
研究所党委委员、第二党支部书记、新疆地理学会副秘书长李生宇研究员代表与会人员向嘉宾赠送沙漠研究团队自主设计的“沙漏”,向以夏训诚、张鹤年、刘铭挺和徐新文为代表的新疆沙漠化防治科学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表示,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淡泊名利,敢于创新,勇于奉献,无论任何条件下,都坚决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何任务,牺牲了对家人的温情陪伴,缺席了孩子的重要成长阶段,把一切留给了国家,留给了科学,留给了新疆的荒漠化防治事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实质内涵。
在互动环节,与会青年科研人员与嘉宾们进行了交流,畅谈了科技工作者兼顾事业家庭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表示,要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珍惜国家给予的机遇,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致力于服务社会发展需求,以科学诚信的态度来研究科学,勇于探索钻研领域内的科研难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