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8-06

  纵观百万年来人类的发展史,乃是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为主旋律的交响。不必说古猿的生于丛林长于丛林;不必说原始人饮清泉、食野果与生态环境的亲密无间;也不必说“锄豆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人崇尚的良好人地关系;就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是看见“江南二月,草长莺飞”的景色感到爽心而悦目,给人以希望与力量;而目睹“大漠穷秋塞草腓”则让人感到失落、凄凉、悲观、惆怅,人类的情感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更不用说我们今天的高度文明就是建立在生吾养吾的生态环境之上!生态环境之于我们正如父母之于子女,然而,最重要的却常常最容易被忽视。 

  羽翼渐丰的人类开始了对生态环境的肆意奴役,高唱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战歌,砍光了富饶的森林,又把美丽的草原破坏殆尽,挖尽了矿藏,截断了江河!正当人类为随心所欲,把生态环境高得面目全非而沾沾自喜的时候,“黑风暴”来了:风暴过处,井干河枯,六畜不存,成千上万的人们逃离家园;沙尘暴来了:一场袭掠中国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的沙尘暴,造成上百人死亡,百万牲畜受害,数十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疯牛病未息,禽流感又起;sars让人惊魂未定,印尼海啸再次让世界惶恐不安! 

  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两河文明的陨落,埃及文明的凋谢无不警告着人类,破坏生态,就是自取灭亡! 

  仰望天空,不见了灿烂的星斗;俯视大地,难觅清澈的溪流。吸入鼻孔的是混浊呛人的气体,喝到口中的是惨遭污染的“剩水”。全球变暖,森林减少,荒漠化加剧,水资源匮乏无不像高悬在我们头颈上的利剑,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倡导生态公德,事关你我,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公德则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人类应遵循准则和行为规范。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循社会公德,提倡尊老爱幼,平等待人。推广到生态上,则要爱护幼苗幼崽,其它生物与人类一样有生存的权力,濒危物种更应该得到精心保护。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既属社会公德范畴,也是生态公德所倡导。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利用包括水资源在内的一切自然资源是生态公德的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提高与升华。生态公德是社会公德的推而广之,大而化之。具体说来,我们倡导的生态公德应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珍惜资源,保护生态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是《淮南子》对资源利用的观点,只有“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生态环境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相比而言,现在的许多人的行为与思想令人汗颜!对于珍贵资源妄图全为己有,对于珍禽异兽,想到的不是保护,而是一网打尽!对于稀有草木,则试图斩草除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把生态破坏殆尽,何以向世人交待?何以向子孙交待?塔里木河下游321公里的断流,导致大片胡杨林的枯萎死亡,致使生活在其周遭的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其原因就是由于上游地区大规模的水土开发,对水资源的大肆占有浪费所使然。君住塔河头,我住塔河尾,君把河水都用尽,哪里去找水? 

  尊重生命,爱护生态 荀子在《王制》中讲道:“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人事和天时的一致,体现在对山林生命的尊重。《礼记》中也有孟春,草木萌动之时,“牺牲毋用牝,毋覆巢,毋杀孩虫”。只有对环境中各种生命的尊重,才有生态的良好运行,才有循环可用的资源。为了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恢复,在塔里木河中游地区修建了输水堤防,以约束洪水漫溢。通过对堤防外生态环境的变化监测,我们发现,距离堤防远处的地下水位下降,而盐分含量大幅度上升。水盐的变化很快就将导致胡杨林萎缩,生态环境退化,这种以牺牲中游良好生态换取下游恢复的做法宛如“割却心头肉,医得眼前疮”,奉劝决策者三思。 

  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丰林之下,必有仓庾之坻”是说良好的生态就能给人类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今天工业化进程中,却有许多人推崇实践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改革开放之初,以江苏南部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着实让人拍手叫好,但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终于导致今天的太湖的饮用水事件的发生,令人扼腕叹息。据研究,曾经盛极一时的玛雅文明陨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楼兰古国的消亡都是由于树木伐尽,环境突变而致。以史为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方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进步。 

  爱护水源 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当今世界诸问题中,水资源短缺首当其冲。工业污染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都是导致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古人已经意识到兴修水利带来的负效应:“移丘开荒者,浴河棋布,至使河水日细,泽梁日涸,土地泽饶,变成往事”,无限制的开荒必将带来水荒和生态退化。现在国家投入100多亿元对塔里木河下游受损生态进行治理与保护,终于下来了一些水,一些见利忘义之徒,便大肆盗取生态用水开荒种田。调查发现,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自实施生态输水以来,每年新垦土地3000多公顷。而两眼紧盯gdp的官员们,却对此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待他们的是生态的惩罚!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早在清代洪亮吉就分析了人口与物价、就业、社会秩序的关系,提出了人口增长应与生产、生活资料增长相适应科学观点。人多为患,是当今世界许多地区的人地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地处极度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本来就是稀缺资源,然而有多达800万的人口在这里生活,远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如果不把人口数量控制下来,就没有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安全。 

  加强教育,形成共识 古人说:“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在人类纠正破坏生态的行为上,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使人们意识到为满足自身物质欲望而践踏其他生命是最可耻的行为,以破坏环境,追求数字gdp是虚无的黄粱。生态公德教育需要首先提高领导决策者的生态意识,任何工程和项目的上马都应该优先考虑生态效应。2006811月,新疆接连发生数起普氏野马在通过公路饮水时被汽车撞死的事件,先后共有5匹比大熊猫还珍贵的普氏野马丧生。而其原因则根源于道路修建时没有给野生动物的迁移觅食建专门通道。生态公德教育应通过各种宣传媒介让全社会齐行动,生态公德教育更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娃娃抓起。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建立是生态文明的大厦的基石。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并把它写进了党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指明了道路,也为世界树起了一面旗帜!让我们抛下手中挥向森林的斧头,多栽种寄托美好希望的幼苗;关闭散发恶臭的排污管,让可爱的鱼儿尽情地游荡;让我们珍惜每一滴水,促木欣欣以向荣,保泉涓涓而永流!为我们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水碧、天蓝、树绿、莺啼的美好家园。让生态公德意识导航我们的行为,使生态文明辉煌我们的地球!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