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遇见,一路追随——献给生地所建所60周年-亚博电竞网站
来源:发布时间:2021-07-17
李小双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某种意义上讲,世间一切,都是遇见。2008年的夏天,22岁青春懵懂的我与新疆生地所初见,自此,科研信仰在生地所落地生根。常听说人生三幸:遇良师,得良友,拥良伴。而我说除此三幸,遇见好的平台即工作单位(遇良木)更是幸中之首。幸运的遇见加努力的经营,这“四幸”基本都拥有,而其中的至少两幸“遇良木,得良师”都是生地所给予我的。红色七月,喜逢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虽砥砺奋进一甲子的光辉历程未能全部见证,但我与研究所这14年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却近在眼前,这十四年,不仅见证了研究所的风雨兼程,艰辛卓越,我也从中受益匪浅,成长成才。感恩遇见生地所,自此一生生地人。
一、遇良木
工作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托付和为之奋斗的东西。生地所不仅是我硕博求学引我入科学殿堂的母校,更是我现在赖以生存和发光发热的工作舞台。2014年美国联培后回国博士毕业答辩,国外导师鼓励国外博士后继续深造,家里人更多支持去大学任教擅长也轻松,我自己思来想去却想留下来,老爸见我犹豫就建议选那条更难、更有价值的路。当时的我认定“现在的分子实验室还不够完善,实验室还需要我,我的工作也还没做完,与回湖北老家或去国外比,我留在新疆可能更有用”,就这样决定留下来。现在想来能留所工作是我这生最正确的选择。虽然因为平台,条件等的限制一路走得艰难缓慢些,但也正是这些与研究所同成长、共进步的经历才让我得见证研究所为美好明天所做的努力,我本人也从中得以历练和成长。
1、积极筹措,鼓励支持搭建新平台
这十余年,研究所建立了以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各级实验室,搭建了系列技术工程中心,旅游研究院,建立了自治区自然博物馆等。其中,与我最密切相关的是搭建了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2008年,当我成为研究所第一个正儿八经的植物分子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时,这个领域在新疆生地所才刚刚起步。不论是实验室规模、管理制度、实验仪器设备,还是实验技能和分子生物学科研思维上与成熟实验室差距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研究所高度重视将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引入到干旱区特色生物研究中来迫在眉睫,因此,搭建了新的实验楼,并鼓励和支持在新实验楼五楼“干旱区生物地理和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里建立植物抗逆分子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室等系列分子实验平台。那一句 “分子实验室需要你帮忙一起建设”成为了一种强烈的使命和责任,牢记在心头不能忘。之后十余年,我和道远导师团队一起买仪器、建体系、摸技术,一砖一瓦搭建起分子生物学的整个实验平台。那是一段十分艰难的时光,但因为有了研究所的鼓励和支持,我们都笑容灿烂、眼神坚定的度过来了。经过十来年的努力,现在生地所的分子实验平台在软、硬件配置上已经跟内地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基本持平,每年都吸引和接纳来自所内、疆内外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生实验、实习和科研合作任务。而我从硕士,到博士,到博士后再到留所工作成为一名研究员,一直义务担任实验室的安全员、讲解员和实验培训员,管理实验室建设、卫生和安全,为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转贡献力量。分子实验室的搭建有我的汗水,也成就了我的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2、从科研生活到成长成才尽力提供全方位支持、关爱
近几年来,研究所管理层面更加积极活跃,在研究所领导层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一系列重才爱才的政策陆续落地,对中、青年科研工作者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扶持和关心、关照。最让我感动的是,研究所在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从2017年起陆续设立了一系列研究所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持续支持一批40岁左右有志于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科学家。2020年研究所又增设了“基础领域优秀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 用于支持重点、难点基础科学问题,该举措为很多做基础分类学研究或有创新潜力但还不能尽快展现价值的科研计划提供了5-10年的持续稳定的支持,保证科研工作者能安心开展长期研究。我本人是这些项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见证者,我也受益于该项目的支持,能持续开展耐干苔藓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体系攻克等基础但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难题。另外,研究所一向重视年轻人对外交流培养,很早就设有青年人才海外培养计划,用于资助年轻人去国际顶尖学府和科研单位访学、交流和合作。但近两年,由于疫情影响,国外培养计划不能顺利实施,研究所领导和人事处积极作为,迅速召开会议,听取年轻人意见,一个月内就果断制定了研究所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胡杨计划,用于支持年轻人到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深度交流学习等。除了研究所的各种项目和人才资助外,每年的国家基金申请季,研究所的科研处等会做好系列安排和对接,如在基金申请前请专家交流讲解写基金技巧,基金初稿出来后请相关专家网络评阅或现场修改讨论基金本子,到后期项目进入答辩阶段又请专家把关答辩ppt内容和讲解技巧等,环环相扣,严格把关,尽力提高大家的基金命中率。同时,研究所还在3h工程,如年轻人的过渡房,子女入托入学,提升职工工资待遇,建立食堂等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和获得了很多建设性的成就。这些都让我们年轻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研究所在各个层面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做好全方位保驾护航,我们也唯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回馈研究所的真心付出。
3、积极制定新策,做实体制机制改革
近几年,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的机制体制改革,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破格晋升研究员制度。只要有能力和担当,不受年龄和时间限制,就可以职称晋升研究员。 这让一大批原本只能按部就班等待职称晋升的年轻人满血复活,激情满怀,大大提高了年轻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科研斗志。同时,除了积极谋划配置研究所内人员的各项人才和项目支持措施,研究所人事处在人才引进方面,服务非常到位,不分时间段全年可引进,各种待遇和配套条件实行一事一议,无时不刻体现着对引进人才的关爱和重视。也得益于研究所、人事处的耐心和重视,我们团队才得以将非常稀缺的生物信息学人才引进来一起合作开展干旱区植物进化相关研究。
二、得良师
千里马遇到伯乐,才能奔腾千里。遇到好导师,是我一生的幸运。求学和工作路上指引帮助我的导师很多,尤以张道远老师和张元明老师对我影响最大。首先,我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恩师张道远的引导和鼓励,张道远老师不仅科研做的好,在实验室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高见,付出了很多努力、心血和大胆尝试。最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本人受益的是张道远老师非常重视和鼓励走出去交流,在会议、培训和留学中成长蜕变。在2010年前后张道远老师领导的复苏团队经费还很不充足的情况下,我作为研究生每年都能保证至少参加两次国内重要会议,一些非常相关的会议上张老师还一直鼓励我做口头报告或做墙报。每次聆听大师们的报告,不仅让我们学习了本领域最前沿、最热点的技术方法,也让我们有机会能认识和结交了本领域的最顶尖专家。让我一生难忘和受益的是张老师的大格局、果断、睿智成全了我一段美妙的出国留学机会,才让我能有幸拜师耐干国际领军大师,快速提升自我科研能力和扩展科研圈。道远老师的一句句教诲在脑海和心间时刻谨记、一路鼓励着我前行:“没有一件事情是白做,做了就定有收获” ,“做了决定,做了选择就不要抱怨苦、累、难,克服困难,再坚持一会就成了”。现在我也是一名导师,也有了自己的学生,我也传承着道远老师的开明、爱交流等众多优良传统,希望未来能像道远老师一样做一个有高度,有温度的好导师。
这世界最大的压力和动力莫过于你身边的导师,比你优秀太多,比你年长,比你繁忙,却依然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比你还努力工作。这也是生地所最鼓舞我的地方。认识元明老师的时候,他是我们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元明老师帅气、活跃、有才,每天都很忙碌,每天清晨,整个五楼元明老师一定是来的最早的那个人。元明老师当了所长后,更加忙碌,身上的担子重了,脸上也多了些沧桑,但激情和魄力不减,他一直倡导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精气神,拿出年轻人的样子,鼓励我们好好干,做一个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科研工作者。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创新的改革举措一一落地,特别是针对年轻人发展的各种帮扶政策,让我们真正懂得他是多么的惜才爱才,育才用才,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研究所能有个更好的明天。元明老师十几年如一日的有激情,能担当,精力超级旺盛,他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活力创新的工作作风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而张所对我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则是我前行的不竭动力。依然记得2019年当我接到科学院前沿局去北京现场答辩从0-1原始创新项目时,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又忐忑不安,努力准备答辩ppt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打鼓:都是与北上广的优秀年轻人(很多还是优青)们去竞争,我能行吗?恰巧张所那时在北京出差,他在我答辩的早上赶过来,对我说了至今难忘的那句话“我那时候也是很年轻就去挑战了重点项目,也有很多院士评委,好好加油,我相信你!”听完张所的嘱托,内心暖暖又充满力量。我顺利拿到了那个项目,也开启了我探索创新型研究的大门。
两位恩师,正是因为你们对于科研和工作的热情、执着与努力,不断感染和熏陶着我,让我时刻充满信心与斗志,让我继续前行,我想要一路追随,潜心科研,成就梦想,继续传承奋斗拼搏的精神,为生地所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生地所各项平台、管理措施等都已成熟且势头良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未来要继续以研究所的各种好平台为基础,抓住第二次青藏科考,新疆第三次综合考察等契机,持续深入开展干旱区植物抗逆分子机制解析和应用研究。相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未来可期。最后,为亲爱的研究所60周年献上赞歌一首:
《如果》
如果,没有那份微微的、带着颤抖和幸福,却又无比坚定的科研初心,
怎会有今天,一个个风华正茂、学识渊博、富有创见的生地青年才俊,
一批批前赴后继、充满梦想和力量的科技戍边毕生追随者;
如果,没有开拓者和恩师们攻坚克难、凝心聚力竭力点燃的科研星火,
怎会有今天,遍布天山南北,辐射中亚各地的科技创新燎原之势,
一支支蓬勃发展、初心生生不息、使命薪火相传的科技创新队伍;
如果,没有精准的科技目标定位、不断深化的体制机制改革,
怎会有今天,不断涌现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最美科技奖章,
一颗屹立在世界干旱区科学研究领域的璀璨明珠。
这红色的七月,喜迎建党百年和建所60载,
让我们一起激情高唱,
我爱我的所,我爱我的国,
这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
这是一群充满力量的生地人。
开拓者与后来人,
都怀着一个幸福的信仰—
扎根边疆、艰苦奋斗,为各族人民服务!
回顾过去,六十载风雨光辉历程,
虽未能全部见证,却也激情满怀,
展望未来,我们这些被您点燃希望的孩子们呀,
愿深根,共前行,续谱生地新篇章!
附件下载: